
— 新聞動態(tài) —
精誠一意,格致創(chuàng)新
陶瓷泥料可塑性指數(shù)測試方法
一、測試原理
含工作水分的泥團,在一定外力作用下產(chǎn)生形變,除去外力仍保持其形變性能的能力稱可塑性。本方法以可塑性指數(shù)表示泥料的可塑性能,即一定規(guī)格含工作水分的泥柱,在外力作用下,形變10%與50%相對應的應力之比。
二、設備與器具
1、精度為0.01mm壓縮式塑性儀1臺。
2、內(nèi)徑為28mm、高為38mm、內(nèi)壁光滑的試樣模具1套。
3、感量0.02g天平一臺。
4、0.063mm標準篩一只。
5、刷筆1支。
6、大于60mm×60mm平板玻璃1塊。
7、割泥器1把。
8、中號刮泥刀1把。
三、試樣制備
1、經(jīng)真空練泥、陳腐后的泥料,在工作水分下,可直接進行可塑性指數(shù)測定。
2、未經(jīng)處理的樣品可按下列方法制備:
a)按送樣單位要求進行試樣制備;
b)送樣單位無制樣要求的樣品,按陶瓷工藝一般要求處理樣品,獲取通過0.063mm標準篩、篩余量小于1.5%泥料約0.5kg,將這些泥料充分揉捏均勻后制成泥段,裝入密閉的容器中,在室溫下陳腐4天左右,獲取組織均勻、結構致密、內(nèi)部無殘余氣孔的泥料。
3、從處理好的泥段的同一方向割取略大于試樣模具所需的一段泥塊,并將其制成圓柱形泥條。
4、在模具內(nèi)壁用刷筆刷勻煤油后,將圓柱形泥條放入模具內(nèi),利用割泥器、刮泥刀等工具制作標準試樣。
四、測試步驟
1、啟動儀器開關、預熱儀器約5min后,以模具為標準,定位可塑儀兩壓板間的實際距離;調(diào)整千分表零點,關閉儀器開關。
2、在可塑儀上下壓板上刷上煤油(使其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能),將制作完成的試樣從玻璃板上小心地移至下壓板中央,試樣移動過程中避免發(fā)生形變。
3、重啟儀器開關,測定試樣并分別記錄試樣壓縮10%與試樣壓縮50%時千分表上相對應的應力轉(zhuǎn)換的讀數(shù)。
4、第一個試樣測試完畢后、關閉儀器開關、清除儀器上的泥屑、揩凈油水跡。
5、重復同樣程序測試同一個樣品的另外5個試樣(一個樣品需做6個試樣)。
6、在測定陶瓷泥料可塑性指數(shù)的同一泥段上,進行試樣含水率的測定。
五、結果
1、可塑性指數(shù)
可塑性指數(shù)按公式(1)計算。
2、數(shù)據(jù)處理
a)當同一樣品的6個可塑性指數(shù)的相對偏差均小于15%時,取6個試樣的平均值。
b)若有1個測定值的相對偏差大于15%,則此值刪除,測試結果取5個試樣的平均值,若有2個以上(含兩個)的測定值的相對偏差大于15%,則重測。
c)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(shù)。
可塑性指數(shù)